清末民初,随着东北地区近代教育的兴起,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内容、方法以及教育制度开始发挥主导作用,东北教育进入新阶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来不受重视的女性教育在这一时期蓬勃兴起,发展迅速。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新旧思潮碰撞,带来传统观念变革。在我国近代思想启蒙之前,“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落后观念盛行,大部分人认为女性只需学会针线女红,能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即可,用不着像男子那样接受学校教育,“女子解放、女子参政的思想就更没有了”,这种观念严重剥夺了女性的受教育权。清末民初,男女平等、自由、平权等新思想传入中国,并逐渐深入人心。在新旧思潮的激烈碰撞中,人们渐渐意识到女性也应当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当时的有识之士总结西方经验,“乃知欧美列强纵横于世界,非徒船坚炮利也,实由贤母良妻,淑女之教,主持于内,为国民之后盾也”,意识到“女子受过教育,能使家庭康健,儿童得受好的教训;儿童是将来社会的要素,家庭若是良好,社会也就好了”。也就是说,女性接受教育于自身、家庭和社会都大有裨益。
国家政策支持,推动男女教育平等。清朝末期,风雨飘摇的清政府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越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然而陈旧的科举制度已经无法培养出新形势下国家需要的人才,于是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女性教育由此兴起。和全国各地一样,东北地区积极创办女子学校,还有不少女性开始同男性一样出国留学,“1907年,又选派女子师范学堂学生37人赴日本实践女学校学习”。当时除了官派留学外,还有部分东北女性自费出国接受教育。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便设立了教育部,由教育家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对清末教育进行改革,在《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中明确提出“男女教育机会平等”。此后,奉系军阀统治的东北地区一直遵循这一教育方针。
社会名人引领,推广女性教育。在全国女权兴起、女性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一些东北名人身先士卒,对女子教育的推广和普及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1927年2月,张学良和夫人于凤至捐款创办了私立同泽女子中学。1928年,张学良任东北大学校长当年即招收女大学生,他极力提倡人们摈弃女性不该读书的陈旧观念,要“知女学之重”,借此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此外,注重职业教育的谢荫昌还在东北创办了第一女子工科职业学校,推动女性职业教育发展。
列强插手教育,创办女子学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并直接插手中国教育,在华兴办各类学校,其中就包括各类女子学校,这种情况在东北也不例外。例如,1875年,阿勒楚喀(今哈尔滨市阿城区)海沟屯有法国人何兰“设立女子学馆”。1880年,法国传教士在呼兰成立一所女子学校,“当时有教师1人,学生28人”。帝国主义势力创办的这些学校,在客观上对东北女性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师资力量的缺乏,也带动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发展。大量新式学校的创办直接导致师资力量出现很大缺口,师范教育应运而生,而女性在师范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清末开始,东北三省相继创办了一些省立、县立女子师范学堂。尽管这些学校在地区分布上不够均衡,但对提高东北女性文化素质、为新式学校输送师资力量仍起到积极的作用。
纵观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之潮波澜壮阔,女性赢得受教育的权利,无疑是这场变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女学之风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为女性解放思想、提高文化素质、实现经济独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清末民初直至九一八事变发生前,东北各省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女性教育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低幼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乃至职业教育,普遍发展迅速。以奉天省(今辽宁省)的低幼教育为例,1926年有学生277人,其中女生86人,占比约31%;到了1929年则有学生586人,其中女生305人,约占总人数的52%,数量超过男生。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东北女性教育已经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