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发布《南昌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南昌今后五年将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唱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天下英雄城——南昌”的城市形象品牌,打造高颜值城市,尽快使南昌成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享誉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
打造“一核一带三片区”空间格局
《规划》提出,打造南昌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一核一带三片区”的空间新格局,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提升的发展新局面。
一核为南昌都市文旅发展核。以南昌主城区为核心,依托万寿宫+胜利路全要素现代一条街、绳金塔+进贤仓老街等文化街区,洪都机械厂旧址、江纺工业遗址等历史建筑,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等文化景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陈列馆等红色资源,艾溪湖、瑶湖等绿色资源以及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现代文化设施,大力开发历史寻踪、红色研学、文创生产、都市休闲等文旅功能,打造特色鲜明的南昌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区、舒适新潮的都市时尚休闲区,形成高品位的南昌文化核心引领区。
一带为赣江文旅长廊带。依托赣江黄金水道、赣江市民公园和“一江两岸”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扬子洲、凤凰洲、红谷滩中心区、九龙湖为四大重要战略支点,对标上海黄浦江、广州珠江两岸、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等世界级滨水发展带,打造赣江一江两岸“最美南昌天际线”。结合赣江风光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广告会展、体育健身等产业,全面提升“一江两岸”景观设计以及灯光展演,打造极具视听震撼力又富含南昌文化元素的赣江文旅长廊。
三片区为山、河、湖文旅融合发展片区。打造西“山”(梅岭)、南“河”(抚河)、北“湖”(鄱阳湖)文旅融合发展的三片区。
其中西部梅岭山水田园休闲区以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向新建区西南部(含湾里管理局所辖地区)和安义县周边延伸。
南部抚河乡土民俗体验区依托南昌县和进贤县抚河流域沿线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文港毛笔文化、李渡烧酒文化、抚河乡贤文化为核心,打造集非遗传承、人文寻根、乡村旅居、匠坊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土民俗体验区。
东北部鄱阳湖湿地文化观光区依托新建区东北部和南昌县、进贤县鄱阳湖湖岸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汪山土库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象山森林公园等特色生态资源为核心,打造集湿地科考、文化博览、历史研学、影视拍摄等功能于一身的湿地文化观光区,将南昌鄱阳湖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
增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品牌辨识度
《规划》提出,构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打造“一大中心、两个支点、十字轴带、多条支脉”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以南昌为中心区,九江、抚州两市中心城区为支点,沿南北向“九江-南昌-抚州高速”和东西向“沪昆高铁”四向延伸的十字轴带,以及以南昌为核心、九江与抚州两个次中心为原点,向外辐射多个支脉的文旅发展格局。
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发展引擎,大力发展城市旅游,提升其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突出南昌首位度。联手推进市域内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打造“老南昌”都市核心文旅商圈、“环南昌”游憩带,协同推进“红色城市、古色城区、绿色城乡”一体化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特色品牌。开展业态创新,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多维服务体验,开发特色魅力旅游路线,把南昌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与九江市、抚州市协同互补,培育九江浔阳江头文化旅游区、抚州文昌里和金溪县文化古村群等区域文旅品牌,将其打造成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的两个重要发展支点,增强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品牌辨识度,带动南昌周边区域同步发展,形成大南昌都市区域品牌效应。
强化南昌对大南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圈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力,推进与丰樟高地区同城化发展,与鄱余万、奉靖地区,九江、抚州等区域协同化发展,强化制度创新和规划统筹,打破行政壁垒,推动文化和旅游全要素在都市圈内畅通流动,培育极具特色的“丰樟高”“奉靖”“鄱余万”三大板块,形成南昌-丰城-樟树-高安、南昌-奉新-靖安、南昌-余江-鄱阳-万年、九江-湖口-彭泽-都昌、抚州-临川-东乡等线路,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合作有序且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格局,增加服务区域转型发展新需求,拓宽区域发展格局,找准区域发展新支点,强化对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能力。
同时记者了解到,我市将通过建设“八一电影小镇”,举办“南昌国际军事电影周”,办好国际军乐节,弘扬名人文化等,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天下英雄城”推广态势,唱响城市品牌,提高市民认知度、社会认可度。(南昌日报记者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