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蜂巢剧场(以下简称“蜂巢剧场”)叫做“蜂巢”的原因,是指像蜜蜂一样辛勤地工作。但受到疫情影响,尽管蜂巢剧场只能放慢脚步,无法正常营业,但这段时间也可以成为蜂巢剧场蓄力的机会。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进一步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及思考在新媒体时代与新兴传播媒介的关系,或将成为蜂巢剧场在众多剧场中脱颖而出、促进剧场未来发展的方式。
个性鲜明的剧场
目前蜂巢剧场是亚洲面积最大、座位最多的小剧场,大约有300个座位。但受到疫情影响,其官方网站和公众平台除一条取消演出的通知外,在今年均没有更新其他消息。蜂巢剧场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剧场目前还处于暂停营业的状态,线上也没有任何活动,月底可能会有进一步通知。
作为专属剧场,蜂巢剧场以蜂巢为概念的设计成为这里独一无二的标志,并可在剧场的多个细节处看出蜂巢理念。且值得注意的是,蜂巢剧场诞生的原因,是2008年戏剧导演孟京辉为《恋爱的犀牛》专门开辟的新剧场,且孟京辉亲自为新版“犀牛”设置了特殊的舞台装置。至此,蜂巢剧场让这部经典的爱情话剧有了长期上演的地方。而孟京辉当时在开幕致词中说道:“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终于可以有一个剧场来实现艺术家的梦想。”
如今,蜂巢剧场也被业内称为孟京辉的私人小剧场,孟京辉的经典代表作会长期在此上演。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往常蜂巢剧场的戏剧票很抢手,需要在开演前提前订票,当天在售票口通常买不到。此外,蜂巢剧场近年来也联合北京其他戏剧机构举办“北京青年戏剧节”等活动,以及画展、摇滚音乐会、戏剧沙龙、当代诗歌朗诵会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
经典剧目接连上演
自建立至今,蜂巢剧场已上演许多戏剧作品,例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枪、谎言和玫瑰》等,其中,《恋爱的犀牛》和《茶馆》是两部较为经典的剧目。
《恋爱的犀牛》自孟京辉搬上舞台至今已有21年,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马路是犀牛饲养员,爱上了美丽的明明,为了明明他愿意做任何事,但是明明却仅把他当做另一个人的影子,因为她有自己深爱的人。马路不断改变着自己,但明明还是一如既往地拒绝。后来马路以爱的名义绑架了明明,并杀害了他饲养的犀牛图拉,把它的心交给明明,对她说:“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后的东西,图拉的心,和我自己,你收留他们吗?明明,我亲爱的,温柔的,甜蜜的……警察来了,一切结束了……”
话剧爱好者康女士表示:“《恋爱的犀牛》上演了一段虐恋,男主角的做法充分诠释了‘我的爱与你无关’。虽然我比较欣赏他对待爱情的态度,但是做法过于偏激,结果也是以悲剧收场。”
《茶馆》是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也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导演孟京辉对其进行当代重塑,据公开报道,孟京辉导演的《茶馆》在去年获得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官方邀请,这也是阿维尼翁戏剧节73年历史上,首部中国内地剧目入围。阿维尼翁戏剧节曾上演过许多国际大师的作品,如国际剧场导演彼得·布鲁克、德国剧作家海纳·穆勒以及美国后现代主义导演罗伯特·威尔逊等。
以静制动蓄力发展
蜂巢剧场官方网站通知显示,剧场演出自1月底开始陆续取消,且目前仍没有开始售票的消息。这段时间的暂停营业,对于剧场本身造成一定损失。近期北京疫情防控降级,剧院恢复正常营业的消息指日可待。剧院未来如何保证观众的流量,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对于蜂巢剧场未来如何扩大受众群体问题,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李铭韬认为:“如果说蜂巢剧场的主人,真的想让蜂巢剧场再扩大受众群体的话,可以学一学林兆华,学一学乌镇戏剧。应该让蜂巢成为一个在实验先锋独立戏剧中更多元并存的平台,而减少对极其有限的作者和作品的依赖。”
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多样,很多内容创作尝试与新媒体形式融合,而且在疫情期间也有如保利剧院、首都剧场、中国木偶剧院等把表演搬到“云端”,在线上和观众见面。
话剧表演是否应当顺应新媒体趋势,进行相应的内容创作和形式创新。对此,李铭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可能我是持相对保守的想法,我会觉得戏剧艺术本身有它基于自然、基于人性、基于人的生理特征的先天特性,恐怕未必是能够紧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随时做出反馈。那么,新媒体时代是不是戏剧也要立刻、非常及时地跟上时代,其实我觉得可能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也许人们正是因为有了媒体轰炸,以前只有电视一块屏幕,慢慢有了手机,多了个屏,慢慢发现哪儿都是屏幕了。人们在这种生活下,可能也是一种循环,反而更需要一种相对纯粹的艺术。就像虽然电影再发达,但也不会影响人们喜欢画一幅油画;就是电视剧再发达,也不妨碍人们写一首诗的乐趣。因为它们是属于相对独立不同的艺术形态。”
记者郑蕊 实习记者杨菲